本报讯 日前,无声导游亳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爱德基金会手语推广项目组组织在校聋哑学生到城区景点花戏楼,手语化身为“讲解员”,解说录制景区规范手语解说视频,花戏帮助残疾人就业,无声导游助推听障群体融入社会。手语
由于听力的解说限制以及景区无手语讲解员的现状,热爱旅游的花戏听障人群很难了解到景点的文化内涵。为此,无声导游亳州市特教学校在爱德手语基金会的手语支持下,成立了手语推广组,解说策划了手语解说视频的花戏拍摄项目,选出9位听障学生参与拍摄,无声导游希望能为听障人群提供旅游手语服务。手语
拍摄过程中,解说拍摄团队积极为偶遇的听障者旅游团担当“导游”,让听障学生也可以通过“手语导游”享受到最佳的参观体验。听障学生韩雅晴为他们讲解,游客聚精会神地看着韩雅晴,不时发出疑问,在得到解答后,连连点头,拍手称好。陈康佳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形象的肢体语言,在无声的世界里带着听障朋友们领略传统建筑艺术砖雕的灿烂与辉煌,让特殊群体朋友共享优质文化资源。
“这是听障者旅游时的大问题,我们听障者每次旅游都要先查好相关知识,我们听不到解说,也很难碰到手语导游。”旅游团中来自信阳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教师表达了听障者旅游的需求与现状。
“孩子们太棒了,手语翻译非常到位!我从河南信阳来,双耳失聪,幸得孩子非常详细的讲解,才真正了解了花戏楼的典故,收获很大。”讲解结束后,几位参观者兴奋地用手语表示感谢。
据了解,下一步项目组将完成后期视频制作,计划实现手语视频解说在亳州景区的推广与实际应用,听障游客将通过扫描景点的二维码读取相应数据,获得手机自助导游服务。视频在景区推广后,参与视频拍摄的听障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劳务费。另外,还将考虑与相关部门合作,让“手语导游”来到景区与听障游客互动,近距离为他们提供手语服务,帮助残疾学生就业。 (孙雨瑞 记者 曾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