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籍小说家的“文学远行”
文学力量的文学远行代际传承、文学探索的皖籍不断深化,让我们对新时代安徽原创文学的小说发展充满期待,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徽文学已然在“国家文学”的文学远行版图占据一席之地,或许离“世界文学”也不再遥远——本报记者晋文婧
德语世界中,皖籍第一部被完整译介的小说中国长篇小说,大约是文学远行1766年译成的《好逑传》。德语文学世界中,皖籍首次出现安徽作家的小说作品,当属著名作家季宇的文学远行《新安家族》,这是皖籍德国欧洲大学出版社与安徽文艺出版社的一次携手,将安徽当代作家的小说小说首次带到了德国,而这次出版也是文学远行安徽当代小说家个人著作首次“远洋出海”。
师从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的皖籍德国欧洲大学出版社社长吴漠汀曾说:“作家把文学作品变成国家文学,翻译家把它变成世界文学。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越来越受到海外出版机构的关注,安徽当代文学作品要想在未来逐渐成长为“世界文学”,究竟该如何起步?走得越远,脚下的步子越需迈得稳、踩得实。写什么?
——现实情怀最具“辨识度”
以文学为载体搭建与世界的沟通桥梁,是2018年出版界的主题之一。成为当年出版热点的,还有关注现实题材与重温传统典籍两个方向。出版风向标也代表了当下文学创作的趋势,作家需同时拥有两副笔墨:关注现实,关注历史文化资源。而强烈的现实意义,正在成为文学作品最具“辨识度”的标签。
所谓的历史文化资源很广泛,包括人文、历史、地理等,蕴含了我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安徽的人与事,我们得天独厚,我们不写谁去写?或者说,谁能比我们写得更好? ”季宇的话透露出自信心,这是对安徽历史文化资源熟稔于心的自信。今天的现实将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优秀作品或将成为明天的经典著述。安徽是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那些看似与现实有一定距离的历史叙事,其实也往往都以这种现实意识、现实体验、现实情怀作为其内在支撑。
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代,现实世界似乎比艺术世界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既为作家们提供了灵感宝库,也构成了相应的挑战。如何应对和把握时代命题,如何表述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是摆在每一个作家面前的任务。可喜的是,我省作家纷纷以热烈的姿态与现实紧密相拥。省作协秘书长李云认为,一方面,从城市到乡村,从现实到历史,小说的表现空间在不断延展;另一方面,作家的叙事技能也在不断提升。许春樵现实题材中篇小说《月光粉碎》在《中华文学选刊》2018年第2期重点推出,收获好评。安徽当代文学原创研讨会2017年全年共完成四届,先后对8位安徽作家的新出作品进行了深入研讨及推介,被业内称为“安徽文学现象”。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一个标志性符号,小岗村受到国内众多作家的关注,据粗略统计,全国范围内书写小岗的文学作品有百余篇。我省作家温跃渊的中篇报告文学《风雨小岗村》凝结了作家30多年的对小岗村的深刻感悟。即将出版的中青年作家李国彬30万字的《小岗村的年轻人》写出了小岗新时代的新故事。从温跃渊到李国彬,文学责任与使命不断传递。怎么写?——回到源头觅活水
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是至理名言。李云介绍,去年6月份,省作协启动“走淮河”大型文学创作采风活动。从淮河的源头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一路走到淮河入海口,近百名安徽作家途经二三十个县城,分段完成了淮河河南段、安徽段、江苏段的采风,聚焦淮河治理的命题,形成30多万字的合集;并将在今年5月形成5万字的报告文学,于今年底、明年初在《人民文学》推出。此外,省作协还牵头开展了“诗韵百里”“秋浦河”“爱情隧道”等10多项采风活动,600多位作家参与其中,一大批优秀作品涌现。
季宇近年来中短篇小说势头上扬,《归宗》发表于《当代》2018年第一期,《救赎》发表于《中国作家》,《六闲庙》发表于《上海文学》,《好大事》发表于《十月》,《假牙》发表于《作家》等。读者可能不会想到,擅长写作长篇小说的作家为什么要写如此众多的短篇?在作家本人看来,这是创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的一个缩影,源于作家对大量鲜活素材的“不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一次次的深入生活之中,作家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生动素材与故事,这是固步自封、凭空想象无法获得的。
除必要的表现手法及创作技巧外,小说创作要求写作者要有足够的历史和人性感悟,足够的社会和人生阅历。为了写好大别山革命题材,在有限的历史资料和近乎饱和的革命故事叙述当中,开辟一个新的叙述语境,省内多位作家几年来陆续“驻守”大别山。他们相信,大量鲜活素材依然来源于长期深入生活的采访。“纵观文学史,赵树理、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为了创作,都常年生活在农村,体验生活,因而他们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季宇说。走多远?
——铭记作家的责任和良知
目前,列入我省文学原创扶持项目的作家作品,共有长篇小说20部已出版,5部拟出版;18部中篇小说在全国重要刊物上发表;2部长篇小说被改编成戏剧;1部长篇小说、1部中篇小说荣登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其中,有的作品被改编成舞剧、泗州戏,有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舞台效应与电视效应激发了作品的“曝光度”。
季宇认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书进不了市场,电影进不了院线,影响力从何谈起?但如何对待市场,一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二是要主动参与。但是,也不能主动迎合市场,更不能一切向钱看,以收视率和发行量为标杆,要记住作家的良知和责任,走出“小我”的禁锢,运用具有立体感的时代表达,“曝光度”之外,更需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温度。
秉持这样的创作理念,去年一年,我省作家佳作不断,同期举办了8场文学研讨会活动。研讨会一方面通过专家把脉问诊,帮助安徽作家找准创作方向,另一方面也较好地在全国层面宣传推介了安徽作家。研讨会后,8位作家佳作频出,相继在《诗刊》《人民文学》《长江文艺》《钟山》《花城》等全国重点文学期刊发表文学原创作品近百篇,其中20余篇被《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诗选刊》等选载。许春樵中篇小说《麦子熟了》、李凤群长篇小说《大风》分别入选年度小说排行榜十强,一个省同时各有一部中长篇小说入选全国小说排行榜,在全国尚不多见。苗秀侠长篇小说《淮水谣》成功入选2017年中国文艺原创精品出版工程(二期)项目,这也是我省唯一入选该项目的文艺作品。
文学新生力量的代际传承、文学探索的不断深化,让我们对新时代安徽原创文学的发展充满期待,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徽文学已然在“国家文学”的版图占据重要席位,或许离“世界文学”也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
在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我们为您精心整理了各类免费观看、在线观看的视频资源,从网络内容到用户评论,从演员信息到视频剧情介绍,我们为您提供了全方位的导航服务。我们遍历各大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为您筛选出高质 ...[详细]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伏岭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当地徽剧传承已有近200年历史。为了引导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坐落在伏岭村的伏岭镇中心小学从2003年起开设“徽剧童子班”,聘请当地民间老艺人指 ...[详细]
-
6月17日下午3时,知名作家魏振强新作《村庄令》读者见面会将在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店举行,我省多名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将在现场点评。《村庄令》今年4月由黄山书社出版。作者围绕含山县一个叫“大司”的村庄,用 ...[详细]
-
5月26日,合肥市少儿图书馆“汽车图书馆”开进肥西县紫蓬山旅游开发区山口村,开展“文化暖心 阅读推广到你身边”读书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以“汽车图书馆”的形式开展阅读,把优秀的图书资源送到孩子们身边。活动 ...[详细]
-
本文目录导读:剧情介绍在线观看与免费观看演员信息其他信息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我们将一起探讨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后妈的女儿3》。剧情介绍《后妈的女儿3》是 ...[详细]
-
记者日前从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该县编创完成了全国首套“凤阳花鼓工间课间操”,并在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推广。“凤阳花鼓工间课间操”把凤阳县两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凤阳花鼓”与“凤阳民歌”巧妙结 ...[详细]
-
近日,在利辛县马店孜镇马店社区街道上,长长的表演队伍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踩高跷、舞龙、担花挑、撑旱船、扭秧歌……这些表演把马店古会的热闹气氛推向了高潮。“像这样的表演,我们经常在传统节日或者重大节日 ...[详细]
-
近日,全椒县公布了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涵盖100个古地名、古桥梁、古街、古建筑、古遗址、古寺、古墓、著名山川地名和近现代重要地名。全椒县西汉置县,距今有2200多年历史。勤劳的全椒人民在此繁衍生 ...[详细]
-
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网络内容丰富多样,其中视频内容更是备受瞩目,我们将带您遍历网络上的各种视频资源,包括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以及剧情介绍等。我们关注的是草莓视频这一热门平台,它汇聚了海量的视频 ...[详细]
-
步入七月的夏天,合肥演出井喷,文艺市场火热!随着“文化有礼 全民畅享”第九季合肥市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开展,又有两场好戏即将登上合肥舞台。由江西省话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话剧《阳明三夜》《请开始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