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常年”——皖北春管一线见闻
眼下正值冬小麦返青的小麦线关键期,抓好春季田管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苗情近日,总体记者走进皖北小麦主产区,好于探访春管一线,常年春管寻觅粮食稳产丰产“密码”。皖北闻
一场春雨过后,小麦线皖北大地苏醒过来。苗情在濉溪县小麦高产示范区,总体绿油油的好于麦田格外养眼,记者随柳丰种业公司负责人刘超踏进麦田查看苗情,常年春管双脚立即粘上厚厚一层泥土。皖北闻
“刚下了一场春雨,小麦线春雨贵如油,苗情对于缓解旱情、总体促进小麦生长帮助很大。”刘超告诉记者,针对淮北地区小麦易倒伏、赤霉病等问题,示范区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先进集成技术、良种配良法,开展测土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措施,努力夺取夏粮丰收。去年示范区小麦亩产达到800公斤。
高产的要诀是良种。
柳丰种业主要从事良种繁育,目前公司流转土地2200亩用于原种繁殖,截至目前共选育新品种(系)36个,18新品种(系)在参加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其中柳麦618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主推品种,柳麦系列品种已在黄淮海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
濉溪县是产粮大县,也是制种大县。全县共有种子繁育企业18家,年繁育小麦良种50万亩,总量2.5亿公斤,可满足2000万亩小麦用种需求。生产的良种主要销往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
在宿州市农科院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小麦长势旺盛。该院小麦研究员吴兰云弯腰拔起一丛麦苗。“你看这个叶片,已经达到了壮苗标准。今年苗情不错,看长势好于去年,后期田管跟得上,丰收可期。”她叮嘱农户加强春季管理,施好拔节肥,防止倒伏,做好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防范。
在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士合家庭农场流转了580亩耕地种植小麦,通过翻耕、优耙、激光平整仪拉平,将原先的594块小田,变成了4片平整的大田,眼下连片的麦田一碧万顷,长势正旺。
“通过小田变大田,增加了21.7亩有效耕地,还改善了耕作条件,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该农场负责人童士合告诉记者,农场还加入了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联合体内龙头企业带动,抱团经营,提高种粮收益。“联合体通过批量采购农资,每亩地节约农资成本100多元。通过统一农机作业和植保服务,节省作业费用10%左右。龙头企业还与农场签订购销合同,以高于市场价5%至10%收购农产品,亩均增收200元以上。综合下来,农场每亩年均节本增效620元。”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去年士合种植家庭农场还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40亩,采用6∶4种植模式,四行玉米搭配六行大豆,增产成效显著。“亩均收获玉米干籽粒500公斤、大豆100公斤,与净作玉米相比亩均增收600元呢!”童士合说。
“目前冬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常年,但苗情分化、旺弱并存。要分类落实控旺促弱田管措施,有力保障春灌水源和农资供应,精心组织技术指导服务,做好病虫害和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准备,夯实稳产增产基础。”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记者 范克龙)
(责任编辑:{typename type="name"/})
- ·教练在水下锸我——樱花下的在线视频与剧情介绍
- ·范可新:亲吻冰面感谢祖国
- ·第14金!孙奇圆梦残奥单板滑雪:我做到了!
- ·“国潮”更“潮”、经典不老,在冬奥“秀场”里亮出自信
- ·鸟蜂理论,在线视频观看指南
- ·网友排队安慰贾宗洋!这张X光片让人泪目
- ·大跳台比赛上那个眼角带伤的女孩
- ·国足主帅李霄鹏:归化球员归队不乐观,比赛谁能拼谁上
- ·空降女战队——全面解析与在线观看指南
-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惊艳背后:“冰球小将”独特打卡冬奥
- ·美国运动员兴奋与冰墩墩合影 称自己“梦想成真”
- ·苏翊鸣飞檐走壁的“雪长城” 蓝本取自山海关
- ·住院时光,隔壁病人的太太探病记
- ·“冰丝带”诞生北京冬奥会第一个世界纪录:速度滑冰男子10000米
- ·欧冠单场:卫冕冠军切尔西战胜里尔
- ·相差57岁的他们相约米兰再见